巢湖龙发现60周年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演化与环境学术交流会在安徽巢湖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9-18 浏览次数:41

2025年9月10日至11日,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共同主办的巢湖龙发现60周年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演化与环境学术交流会在安徽巢湖市顺利召开。会议以“巢湖龙发现60周年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演化、古地理古生态及其对三叠纪生物复苏过程的响应”为主题。来自国内外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博物馆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会。

QQ图片20250917094822

会议开幕式现场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汪谦慎,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姚义川,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刘俊,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贾跃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江大勇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成主持。

DSC04739

黄建东博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学术交流会共组织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及地层学相关领域学术报告19个,其中主旨报告1个、特邀报告5个。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黄建东正高级工程师以“巢湖龙发现、发掘与研究”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回顾了巢湖龙的发现历史,重点介绍近十五年来,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牵头,联合北京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和意大利米兰大学专家组成的国际海生爬行动物研究团队,对巢湖动物群的系统调查、科学发掘及研究进展。随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童金南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Ryosuke Motani(藻谷亮介)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俊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江大勇教授等地层学、海生爬行动物业内权威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会议期间,参与代表现场考察了巢湖马家山巢湖动物群化石产地和平顶山奥伦尼克阶底界“金钉子”候选剖面。

DSC04790

巢湖平顶山剖面野外考察现场

DSC04735

会议达成共识

 

与会专家学者就巢湖龙动物群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达成了会议共识:经过六十年的研究积累,巢湖动物群已被国际古生物学界公认为全球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门类最丰富的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群之一。该动物群为系统研究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的起源、早期演化与辐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对理解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生物复苏过程、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统重建及现代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科学价值。同时会议认为,在进一步加强对巢湖动物群的系统性研究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巢湖动物群产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应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支持科研机构开展系统性发掘与研究,并积极推进科普教育与文旅发展,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