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2-06 浏览次数:1905
直起腰杆,抬头挺胸,拿起话筒。自信的笑容挂在脸上,明亮的双眼传递着交流的渴望。虽然个头不高,但是精气神却很高。别看他们年龄小,但在这博物馆里,他们懂得可不少。他们就是——小小讲解员。
1月31日,随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第十期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落下了帷幕。在五天的时间里,这群热爱科学、热爱博物馆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最终通过了小小讲解员结业考核。
他们学到了什么呢?
首先,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讲解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仪表形态很重要,语言规范不可少。
这不,来自合肥电视台的专业老师以及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员为孩子们亲自指导。从形态仪表,到普通话发音,再到讲解中的站位、手势等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可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因为它们决定着一位讲解员的基本精神面貌。
专业老师指导用气发声
讲解手势指导
站如松、坐如钟
就算是蹲姿也是很有讲究的!
讲解员既是科普知识的传播者。因此,一位出色的讲解员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接下来,有趣的环节到了。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古生物学家如何修复化石?恐龙是什么?恐龙可分为几大类?恐龙身上又有着怎样的“秘密”?想要解答以上问题,就来这里继续“充电”吧。
化石修复
这是一个很考验耐心的技术活儿!
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恐龙战队”
“看我做的模型怎么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说不练假把式。既然要成为一名讲解员,光在教室里站着讲当然是不行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首先来看看隔壁安徽博物院的讲解老师们是怎么讲解的吧。顺便,还能学到很多关于这片古老土地上精彩纷呈的历史文化知识,一举两得。
尽情游览安徽博物院
学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博物馆展厅中,在欣赏完我馆有些志愿者的精彩讲解后,便开始“实战训练”。
紧张的考核终于到来了。然而这对已经经过精心训练的学员们来说早已不是什么过不去的难事。最终,所有的学员都出色完成了讲解考核,孩子们出色的表现就连老师们自己都惊讶不已。
人生中,有什么能比收获的时刻更让人觉得开心呢?
志愿者们讲得很好
在展厅中实战演练
结业考核中
颁发结业证书
享受这一时刻吧
都说展现自我的人样子最美。
所以最后,再让我们欣赏一遍孩子们美丽的身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