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本草——矿物与中医药文化探寻展

天地造化生瑰宝,金石草木济苍生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而矿物便是其中独特而神奇的存在。本次展览旨在深入挖掘矿物与中医药文化之间的深厚渊源,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矿物中医药文化之旅。 

 

一、展览概况

“金石·本草——矿物与中医药文化探寻展”是安徽省地质博物馆2024年度重点展览项目,旨在通过“金石”与“本草”两大主题,带领观众走进中医药的神奇世界,探索矿物与中草药在医学中的独特应用,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展览以“矿石”“本草”“中医药文化”为设计元素,旨在向公众科普地学和中医药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观,弘扬中医药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展览主办: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安徽中医药大学

展览位置: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临时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8月23日-12月31日

  展览面积:800㎡

二、展览内容与布局

展览精选260件矿物与中医药标本,按照“地蕴精粹、药性成因、矿物成药、医道传承”的展示脉络,分为四个展区:

第一展区“由何而来·金石瑰宝”:讲述矿物的形成、特征、特点、特性及分类,让观众了解矿物的基本知识。

第二展区“缘何治病·本草智慧”:对矿物成药的历史、分类进行介绍,科普矿物成药的原因,让观众了解矿物药的历史背景和药用价值。

第三展区“金石药道·济国却病”:通过展示矿物药的原矿物、矿物制药、矿物制剂,科普矿物成药的故事,让观众了解矿物药的制备过程和药用效果。

第四展区“辨物居方·闳览博物”:展示矿物药的辨识、炮制过程,同时介绍新安医学的独特价值意义,展示具有安徽特色的中医文化及药材标本,如十大皖药等,部分植物药、动物药、腊叶标本等,让观众了解矿物药的辨识方法和炮制工艺。

三、展览形式与互动体验

    展览采用图文展板、实物标本、艺术作品(模型)、多媒体互动、展教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展陈手段,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与传统的中药炮制过程;此外,展览还设置了尾厅知识问答的互动形式,让观众通过PK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矿物药的知识。在展览过程中,开展地博大讲堂“身边的中医药”科普讲座;“腊叶标本”“香囊”手工制作;舌诊科技诊疗科普体验等丰富多彩活动。

四、展览成果与影响

“金石·本草——矿物与中医药文化探寻展”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展览被中国自然资源报、安徽日报、安徽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官网、央广网多家媒及官网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新华网开展了“直播活动”。现场迎来近百位在皖培训“中医业务骨干专家”培训班成员参观交流,国家文旅部(国家文物局)、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广西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经信厅、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宁夏地质博物馆等领导的莅临指导。

展览不仅让观众了解了矿物与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引导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观,弘扬了中医药文化,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总结与展望

“金石·本草——矿物与中医药文化探寻展”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次对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积极探索。未来,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安徽省文物局)的建议与指导下,开展此次展览的巡展及联合办展工作,目前此工作正在对接中,将会更多的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展览体验。

 

展览图片
展览视频
展品

中医传统泥塑

植物药-灵芝标本(直径0.8米)

本草纲目

动物药-穿山甲标本

化石类矿物药-三趾马头骨化石

矿物药-紫石英-紫萤石

矿物药-雄黄雌黄共生矿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