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2 浏览次数:271
自然资源部巢湖地层古生物与地质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为依托单位,立足环巢湖地区地层古生物本底值观测数据,开展相关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湖泊湿地生态的观测监测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汇聚、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根据《自然资源部巢湖地层古生物与地质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指南。
一、资助范围
面向国家基础研究领域中“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主要研究方向”,聚焦野外站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基于环巢湖地区地层古生物、地质环境以及地质遗迹保护等领域的长期观测研究数据,开展理论研究与转化运用,本年度重点资助以下研究内容(供参考,具体项目题目可结合实际情况自拟):
(一)环巢湖地区地层古生物本底值试验研究
(1)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中牙形石自然群集的发现和研究;
(2)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生物多样性组成及其微演变序列;
(3)下扬子地区早三叠世斯密斯亚期鱼群组成及其古生态意义;
(4)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综合研究;
(5)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古海洋环境演化——基于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新技术方法;
(6)巢湖动物群鱼龙形动物游泳方式定量化研究。
(二)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观测研究
(1)巢湖马家山—平顶山地区浅部地质结构研究;
(2)巢湖马家山—平顶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三)环巢湖地区地层古生物等地质遗迹保护与关键地质环境要素相关性研究
(1)巢湖地区地层古生物调查与科普展示;
(2)基于地质遗迹保护的矿山生态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试验研究;
(3)巢湖北山地区地质遗迹数字化展示和科普研学路线开发。
二、资助额度及要求
2025年拟设开放课题6项,资助经费3-5万元/项。开放课题经费实行预算管理,专款专用。
开放课题执行期限为2年,课题批准实施后,课题负责人与野外站签订合同书。课题开始时间以合同签订日期为准。
三、申报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不具有博士学位且没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者,须有与申报项目研究领域相同的具有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
(2)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四、课题申报
(1)申请者按规定格式填写《自然资源部巢湖地层古生物与地质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申请表》(详见附件2),纸质版申请书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寄至野外站(一式三份),同时提交电子版(以“2025+申请者姓名”作为文件名发送至CHYWGCZ@163.com)。
(2)鼓励申请人与野外站固定研究人员联合申请,并开展联合研究工作。
(3)开放课题申报截止日期:2025年8月25日,逾期不予受理。
五、课题验收及成果标注
(1)课题负责人应在课题开始后第12个月向野外站提交中期报告。课题期满,课题负责人应在三个月内提交课题结题报告和相关成果资料。课题结题要求公开发表研究论文不少于1篇SCI或者2篇中文核心。
(2)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由野外站和申请者及其所在单位共享。论文成果署名时,野外站应为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或者为发表文章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完成单位(中文:自然资源部巢湖地层古生物与地质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安徽省合肥市仙龙湖路999号;英文: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Stratigraphy, Paleont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in Chaohu, MNR, No.999 Xianlonghu Road, Hefei 230001, China)无标注野外站名称的成果不计入课题成果数量。
(3)受开放课题资助的成果应注明“自然资源部巢湖地层古生物与地质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课题编号:×××××”(The Open Fund of th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Stratigraphy, Paleont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in Chaohu, MNR, No. ×××××)。
六、野外站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
联系人:马兆亮 0551-63548025 刘莉 0551-63548021
电子信箱:CHYWGCZ@163.com
通讯地址:合肥市蜀山区仙龙湖路999号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邮编230031
2025年8月6日
附件:
1.自然资源部巢湖地层古生物与地质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项目申请表
2.自然资源部巢湖地层古生物与地质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课题申请与管理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