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 | 地球日,做自然的朋友

发布日期:2023-04-27 浏览次数:1556

        今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由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主办,安徽省自然资源科普工作办公室、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承办,20余家单位联合协办的地球日宣传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旨在讲述自然资源故事、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引导公众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地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广场活动:主会场 + 分会场,突出“自然”主题

        4月22日开展的广场活动,设立1个主会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和4个双向连线分会场(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滁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肥工业大学),多地联动,携手进行地球日主题宣传。

■主会场

        现场设自然科普惠民服务八大展示区:自然资源知识竞答区,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宣传咨询区,VR体验区,物探仪器操作体验区,古生物化石展示修复区,矿物岩石标本展示咨询区,宝玉石鉴赏区,地学知识游戏互动区。奇石珍矿、知识科普、互动游戏、物探仪器等精彩纷呈的展示内容,吸引了广大公众踊跃参加,乐享“科普大餐”。

自然资源知识竞答区:

  

围绕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开启网络知识竞答。大小朋友手拿“试卷”结伴围在展板边,参与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安徽省土地学会编制的知识问卷竞答。


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宣传咨询区:

安徽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宣讲不动产确权登记的相关知识,现场答疑解惑。安徽省测绘总院、安徽省地质学会展示各类地图,到场的小观众们都选到了心仪的图集。合肥市地理学会邀请了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师生,将地理课搬到了活动现场,科普了书本上学不到的自然地理知识。


地质VR、物探仪器操作体验区:


  

地质VR仪器、8旋翼无人机、金属管线探测仪、森林罗盘仪等设备被“科技迷”们团团围住,引发热潮。这些高科技仪器来自安徽省地质学会、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安徽省土地学会、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服务于地质灾害预判等领域。


古生物化石展示修复区:

来自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学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科普工作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各类化石,观众们可借助显微镜近距离观察化石,听科研人员现场讲解。化石修复设备也被搬到展台,化石修复师进行修复展示,让观众们了解化石修复的“冷”知识。


矿物岩石标本展示咨询区:


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展示颜色各异的矿物标本,安徽省观赏石协会将产自我省的特色观赏石带到现场,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还带来了翡翠、和田玉等玉石标本。自然界的各类矿物岩石,激发了现场观众们的浓厚兴趣。


宝玉石鉴赏、灵璧石音乐体验区:

安徽省观赏石协会组织了宝玉石鉴定专家来到活动现场,并携带鉴定设备为到场观众进行鉴定。小朋友们更是对灵璧磬石的音乐体验情有独钟,《茉莉花》《小星星》等耳熟能详的音乐在灵璧石的敲击中不绝于耳。


地学知识游戏互动区: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在现场设置了趣味游戏互动项目,“试识套圈”让观众在观察矿石的同时记住矿石,套中矿石并说对它的名字,就能前往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展台获得精美的科普图书。


■分会场

        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滁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肥工业大学4个分会场,以网络连线的方式与主会场实时互动。

淮南:

        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省地勘局312地质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淮南分站、淮南市土地学会,在安徽理工大学进行地质和地理信息宣传,展示无人机、无人测量船、三维激光雷达、地质灾害自动化检测设备等内容,并开展专业知识问答互动活动。

 

 


 滁州:

        滁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811地质队现场进行地质和物探展示,无人机、数字直流激电接收机、多功能电法仪、质子磁力仪等专业设备引来大量观众观摩学习。

 

六安:

        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地环总站六安市站、安徽省地矿局313队、金安、裕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民广场组织开展活动。为过往群众答疑解惑,并结合六安市自然资源保护的具体事例,详细讲解有关“世界地球日”“节能低碳”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等方面知识。

 

 


合肥工业大学:

        地球文化节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高校青年参与,“微观山川·揭秘地韵”地质模型作品大赛、“古兽传奇·生命寻踪”主题化石展、“珍爱地球·和谐共生”微表情作品大赛、“山水印记·人文风采”摄影作品比赛、“博学笃行·山河匠心”地学故事大赛、“聆听地球·探索奥秘”科普作品大赛、“大咖”面对面-地球科普讲座以及地质野外技能大赛等活动反响热烈。

 

 

 


线下活动:形式多样,普及“资源”概念


        世界地球日活动周期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联合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合肥工业大学,走进黄山市汤口中心学校、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等学校,引导青少年更加珍视地球资源与环境,把保护地球资源内化为行动自觉。联合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土地学会、安徽省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单位,走进社区,向社区居民科普安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同时还推出《小石头·大学问——岩石矿物科普展》《恐龙旅社漫游记主题展》两个主题展览,激发观众对自然资源的兴趣;组织专家导赏,由地质学博士为观众介绍“火山、大气、水和地貌”的相关知识;举办“古生物科考队采访记”科普课程;开展志愿讲解,围绕展厅内容进行专题解说。


■进校园


走进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普及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相关知识。

走进黄山市汤口中心学校,介绍安徽神奇的地下宝藏,普及安徽代表性矿产资源。

走进合肥工业大学,介绍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


■进社区


走进蜀峰湾社区,宣传我省采煤沉陷区耕地破坏的现状以及目前修复方式与成效。

走进方兴社区,宣传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不动产登记有关政策。

  

走进黄山市图书馆,介绍黄山古生物化石的相关情况



■逛展览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临时展厅内,《小石头·大学问——岩石矿物科普展》展览现场。

  

在合肥市正大广场举办《恐龙旅社漫游记主题展》展览。

■科普课程

  

科普课程《古生物科考队采访记》授课现场,介绍安徽古生物资源,通过观察化石、修复化石,解密化石中隐藏的生命演化密码。


■专家导赏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地球厅内,何学智博士在为大家科普地球的相关知识。


■志愿讲解

  

志愿者定时在展厅为观众讲解。



线上活动:内容丰富,传播“共生”理念


        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联合新华网,连线黄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直播,为观众科普黄山的地质、地貌等自然资源知识,呼吁大家珍爱地球,直播科普总观看量达27.5万人次。馆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推出系列原创云讲解、云宣讲、云课堂、云阅览等。制作发布“神秘的海洋古生物”地学主题云讲解视频、“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陷地变良田 旧貌换新颜”自然资源领域云宣讲视频、“大地之子”系列科普文章,将馆线上科普资源云进校园,送到青少年身边,多所学校以线上观看科普讲解视频、开展地球日主题班会等形式参与活动,馆校共建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梦想。

■连线直播

  

“奇谲瑰丽的黄山到底有何独特之处?”直播活动


■云宣讲、云讲解


推出主题云宣讲、云讲解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弘扬科学家精神


■云进校园


合肥市稻香村小学肥西路校区依托我馆线上科普资源,开展地球日科普小课堂主题班会

合肥市万慈小学学生正在观看我馆线上科普课程



文/牛静笛

图/宇世明 赵军 薛冰 李桃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