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取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


  

我馆科研人员与北京大学地球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地质系、意大利米兰地质系等的专家合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多篇科研成果,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2014年,我馆科研团队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胚胎的鱼龙化石,将鱼龙胎生的记录向前推进1000万年,并提出鱼龙胎生陆地起源的新观点,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PLOS ONE上发表。


2、2014年,我馆科研团队首次在该地区发现确切的始鳍龙类化石,该标本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鳍龙类化石,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JVP上发表。


3、2014年,我馆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具有两栖生活习性的原始鱼龙——柔腕短吻龙,支序分析表明其为鱼龙类的祖先,填补了鱼龙起源演化的确实环节,相关成果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Nature上发表。


4、2014年,我馆科研团队发现了安徽第一个蜥脚类恐龙属种——安徽黄山龙,属安徽地区发现的第二个恐龙属种,丰富了安徽地区恐龙的多样性,相关内容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发表。


5、2015年,我馆科研团队首次在巢湖龙标本中发现存在中间腕骨的发育,这是在鱼龙类群中首次发现,相关成果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JVP上发表。


6、2016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Peer J发表论文,发现产自于辽西建昌的早白垩世今鸟类新类型——安地博长嘴鸟,丰富了早白垩世今鸟类的多样性。


7、2016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发现同时代体型最大的原始鱼龙形动物新材料——小头刚体龙,并讨论原始鱼龙多样性演化。


8、2017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在黄山地区发现恐龙蛋新类型——休宁伞形蛋,进一步丰富了皖南地区恐龙化石群的多样性组成。


9、2017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PRSB发表论文,对鱼龙类群的起源分异时间进行分析,讨论演化速率的变化对计算起源时间的影响,估算巢湖龙类的起源分异时间估算为248.8 Ma与250.2 Ma间。


10、2018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首次在早白垩世今鸟类化石中发现盐腺结构,为非鸟类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化石证据。


11、2018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Historical Biology发表论文,发现一蜥脚类新属种——地博安徽龙,这是中国东部第二个马门溪龙科恐龙,丰富了蜥脚类恐龙的多样性。


12、2018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在巢湖龙中识别出性二型现象。


13、2019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Peer J发表论文,建立了巢湖龙一新物种——短腿巢湖龙,进一步丰富了巢湖动物群的多样性。


14、2020年,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基于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得到了柔腕短吻龙的牙齿信息,对其食性等方面的研究带来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