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地区恐龙化石群调查和初步研究”项目

发布日期:2022-09-01 浏览次数:3711


“皖南地区恐龙化石群调查和初步研究”项目


  

“皖南地区恐龙化石群调查和初步研究”项目是2011年度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项目编号2011-g-32,项目启动时间为2012年1月,周期1.5年。

项目取得了如下成果:


1、收集、采集古生物化石标本202件,其中从歙县博物馆调拨115件恐龙骨骼化石,野外发掘获得恐龙蛋3窝,恐龙骨骼化石15件;新发现恐龙蛋产地2处;并对歙县博物馆移交来的115件恐龙骨骼标本及休宁渭桥和齐云山的2窝恐龙蛋进行了修复和初步研究工作,建立了蜥脚类恐龙骨骨骼2新属2新种,恐龙蛋1新属2新种;同时依据上述骨骼标本,还原并装架了安徽第一个恐龙骨架安徽黄山龙(新属新种);并从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复制岩寺皖南龙化石模型1件。


2、完成了2幅(花山幅和榆村幅)万分之一地质测量和数字化制图工作。实测剖面4条、修测剖面5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1:1万地质填图和剖面测制,对查区内地层层序有了新的认识,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地层层序和上下接触关系及古生物面貌,结合最新的国际国内地层划分原则,初步厘定了查区内侏罗纪-白垩纪的地层划分简表。


3、据岩性特征、地层层序和上下接触关系等依据,将屯溪新谭等地一套灰紫色厚层火山凝灰岩另建为屯溪组,时代为晚侏罗世;重新启用新谭组这一地层单位,并建议进一步开展工作。


通过调查,基本厘清了屯溪地区侏罗-白垩纪红层主要化石的产出层位:洪琴组的上段底部发现富集有恐龙骨骼的化石层;炳丘组发现有硅化木化石;岩塘组发现热河生物群分子;新谭组的膨润土层发现恐龙骨骼化石、黄祁高速路边的砂岩中发现恐龙蛋化石;齐云山隧道和渭桥乡上暨小村的徽州组上段发现恐龙蛋;小岩组下部地层发现恐龙脚印遗迹化石。